2010年4月4日 星期日

2010-03-27 Never Stop花東300公里挑戰心得

這已經是我第8次參加NS的單車活動,歷經了P字山道,花蓮200公里,花東300公里,西濱400公里…等等, 記得去年此時剛在滂沱大雨中完成了花東300公里比賽,造成鐵腿和屁股火燒的煎熬,現在的我經過無數次大小單車比賽的焠鍊,對於騎自行車有了更深一層的認知和體會,去年騎了17小時,今年的目標是15小時,比賽前夕晚上六點獨自騎上鐵馬,從北投公司前往劍潭捷運站搭乘遊覽車,這是在01尋找熱心車友共乘的行程,抱著一顆勇往直行的心花蓮我又來了,比賽當天先去會場觀光學院報到,再回後山歲月民宿準備補給品和休息,



1點17分通過了起點,展開了第二次花東300公里挑戰。


出發時體力好,心想能多超幾台鐵馬算幾台,想要超越去年的成績,也多爭取一些休息的時間,台九南下後接11丙,一路40幾公里前進,快接近花蓮大橋時,感覺大腿怪怪的,好像快抽筋了,只好放慢速度,一心只想求快的我,可不想還沒1/3的路程就軟腳啊!心念一轉,盡力就好,不是嗎?過了花蓮大橋右轉就是193縣道,

初春的193(全長110.5公里)是很美的,路況上上下下的,用正常速度來騎,順便欣賞一下沿途景色,第一個原住民部落---月眉,193縣道雖然人煙稀少,卻是串聯眾多花蓮原住民部落的命脈,沿途可以經過月眉、米棧、中興、 山興、大巴塱、鶴岡、春日、東興等部落,每年7月及8月份間,各部落會分別舉行豐年祭,這時候來花蓮的的人可注意一下,我們繼續往米棧部落行進,就可抵達第一個景點---米棧古道,民國40年代,還沒有海岸公路(也就是省道11線)的時候,當時要從花東縱谷到花東海岸的水漣部落,只能利用步道穿過海岸山脈,由於當時運輸以米為主,所以這條步道又稱為米棧古道,

事後才知道NS的攝影大哥,也在米棧的路上,拍攝大家的英姿,也有拍到我喔,再此謝過,


到了箭瑛大橋,這座用生命搭起來的橋,

這兒有一個花蓮人都耳熟能詳的感人故事。鳳林大榮里到山興之間僅有一座竹子搭的便橋,民國六十六年颱風過境,便橋被洪水沖斷,當時服務於山興國小的教務主任陳國義和教師張箭、鄧玉瑛、林寶炫等因上課心切,手牽著手強行渡河,因為河水湍急,一群老師都失足落水,其中張箭、鄧玉瑛老師不幸溺斃殉職。 這個消息轟動全國,當時行政院長蔣經國表揚這兩位老師的從公犧牲,並興建水泥大橋改善山興對外交通,同時為紀念兩位老師,命名為「箭瑛大橋」,繼續沿193走下去,將會抵達光復鄉的大巴塱部落,原來的河谷景觀轉成鄉村景觀,

繼續往瑞穗前進,看見了外觀像歐式飯店的自強外役監獄,下車到對面小公園上個洗手間,順便補給一下,塗個蛋蛋膏吧,






繼續往瑞穗前行,也有熱心的人幫我們拍照,在此感謝01網友的協助拍攝,讓此行留下了更多的回憶,


今年只有193一小段路下了毛毛雨,天公也作美,不會成為落湯雞,為完賽留下了好兆頭,終於到達了第一補給站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,蓋章後補水,吃個小餐包和香蕉後,15分鐘後,又繼續往玉里前進,希望能在晚上六點前通過193,沿路經過秀姑巒溪泛舟中心,
 
 
瑞穗大橋,登場的是綿延不絕綠油稻田,
 

樂德公路是騎單車的天堂,車煙稀少、地勢平坦、眼中所見盡是藍天綠地,實在是五星級騎乘路線,每次騎到這裡,心情也豁然開朗,速度也不覺得飆了起來,看見有攝影大師幫忙拍照,自然地擺出勝利表情YA! 拍得真不錯,謝謝你,
 

到達193的終點,比預定時間晚了六分鐘,時間是晚上6點6分,
 


接下來的目標是趕快把20幾公里騎完,到台東池上吃便當,想想肚子不由地叫了起來,加油就快到了,到達池上已經七點了,突然聽到有人喊我,回頭一看,原來是同事Powter,他眼力可真好啊,換成我在此暗夜裡,還真認不出人來,叫了個招牌飯,
 


心滿意足的吃了起來,真是人間美味啊,尤其在這又饑又累的當頭,更是山珍海味啊,40分鐘後,動身前往第二補給點,也是折返點脫線牧場, 池上--->關上--->鹿野,九點鐘到達了目的地--- 脫線牧場,
 
換了茶葉蛋和買了一杯咖啡,塗上軟膏,15分鐘後,舞鶴我來了,一路騎著快到午夜了,一點也不想睡 ,這種熬夜比賽,對我而言是有優勢的,因為我是越夜越不想睡,一但過了午夜2點沒入睡,就很難入眠了,體力才是我擔心的事啊,不過只要屁股照顧好,那也好騎多了,我也忘了幾點到達第三補給點的,推算應該是1點半,這中途還在小七停留了兩次做補給,這段路還真漫長ㄚ,大會有準備熱丸子湯真感心,連吃了兩碗加香蕉,哈哈體力又恢復了,壽豐我來了,還有52公里。

騎著騎著怎麼速度都停在26公里,不管是爬坡還是下坡,心想我神智不清了嗎?不會吧!原來是碼錶沒電了,接下來50公里,只好沿路看路標心算了,心裡還滿不踏實的,不知道趕在4點,到得了觀光學院嗎?不管了盡力就好,直到我看見熟悉的路口,台九和台十一丙的岔路,終點快到了,加上一路的緩下坡,精神為之一振,衝啊!一路三四十前進,不知道能不能在15小時內完賽?看見了觀光學院的十字路口,快到了,最後衝刺,15小時又3分鐘完成了這次挑戰。

在此,謝謝大會所有工作人員,警察先生和沿路陌生人的協助和加油,家人的支持,讓我完成了自我挑戰,雖然身體疲憊,但內心是溫暖的 ,抵達終點拿到新獎牌和獎狀的喜悅是無法用言語和筆墨可以形容的,我覺得這次比賽辦的很成功,後續應該會有更多車友參與盛事,也感謝大會的用心和持續的改進,願NS的活動一年比一年好,更多采多姿,讓更多的人有美好的回憶。

沒有留言: